聯絡服務專員 Todd Ting:09:00~18:00 (GMT+8)
zh-tw
  • zh-tw
  • en

再生醫學簡介

🧬 再生醫學(Regenerative Medicine)

再生醫學是一門利用身體自身的修復能力來重建、修復或替代受損組織與器官的醫學領域。目的是恢復正常功能,治療傳統療法無法有效治癒的疾病。這一領域整合了幹細胞科技、組織工程、生物材料與基因治療等先進技術。簡單的來說,就是製作具有功能與生命性的身體器官組織,用於修復或是替換身體內,不健康的器官與組織,或是以其他方式,刺激體內組織或是器官再生之方法。若能完全實現,就會有如同電影場景般的醫療結果。再生醫療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,就是獲諾貝爾獎的日本山中申彌教授發表,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 (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, iPS) 的技術。日本專家持續研究開發iPS細胞、製成細胞層片,然後移植至受損器官,台灣2015年八仙塵爆病患所使用的日本人工皮膚移植技術,便是再生醫療的重大貢獻之一。


🔬 主要治療方式與應用

1. 幹細胞治療(Stem Cell Therapy)

  • 使用多能性幹細胞(如間質幹細胞 MSC、造血幹細胞 HSC 等),促進組織再生。

  • 應用疾病

    • 骨關節退化(如膝關節炎)

    • 神經系統疾病(如帕金森氏症、脊髓損傷)

    • 心臟病(如心肌梗塞後修復)

    • 糖尿病引起的傷口難癒

    • 自體免疫疾病(如紅斑性狼瘡)

2. 組織工程(Tissue Engineering)

  • 利用支架(scaffolds)、細胞與生長因子製造人工組織。

  • 應用

    • 人工皮膚(燒燙傷後使用)

    • 人工軟骨、膀胱、氣管

    • 未來研發方向包括人工肝臟、腎臟等複雜器官

3. 細胞療法(Cell Therapy)

  • 除了幹細胞,也包含T細胞、免疫細胞等,尤其與免疫療法結合發展迅速。

  • 應用

    • 癌症免疫療法(如CAR-T細胞治療)

    • 移植後免疫調節

    • 生殖醫學(如子宮內膜修復)

4. 基因編輯與基因治療(Gene Editing / Gene Therapy)

  • 結合CRISPR等工具修復致病基因,或提升細胞再生能力。

  • 應用

    • 遺傳性疾病(如地中海型貧血)

    • 再生能力提升(與幹細胞聯合使用)

5. 生物材料與再生支架(Biomaterials & Scaffolds)

  • 3D列印技術與生物材料共同應用,創建可生物降解的組織支架,協助細胞生長與組織重建。

  • 應用

    • 骨骼修復

    • 血管再生

    • 臟器再建中的過渡性結構

🌍 國際應用趨勢

  • 韓國、日本、台灣、美國等地均在推動再生醫學臨床試驗與法規建制,特別是:

    • 癌症術後修復

    • 退化性關節疾病

    • 生殖醫學與子宮再生

    • 器官移植前的輔助修復療法

⚠️ 注意事項

  • 多數再生醫學治療屬於實驗性療法,需在合格臨床機構接受治療。

  • 一些治療仍需進一步科學驗證,患者應尋求合格醫師建議。

  • 跨國醫療旅遊者應確認治療是否合法、機構是否獲得認證。

Let Us Know Your Need. 您是否需要聯絡我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