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絡服務專員 Todd Ting:09:00~18:00 (GMT+8)
zh-tw
  • zh-tw
  • en

Minimally Invasive Total Knee Arthroplasty 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

關節炎晚期,包括骨關節炎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痛風性關節炎、外傷性骨關節炎以及自發性膝骨壞死,可能因為疼痛、關節積液、變形以及活動範圍受限,而導致嚴重的功能障礙。
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可以提供新的、平滑的關節面(關節表面重建)並矯正患肢的變形(重新對線),是骨科領域中最令人滿意的手術之一。

🦵 手術流程與特色

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是一種以「減少手術傷口、降低術後疼痛、加速康復」為目標的關節重建手術。與傳統全膝關節置換手術不同,微創手術透過較小的切口與特殊器械,更精準地更換受損膝關節,同時保留更多肌腱、韌帶與軟組織。 

微創手術
微創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平均手術時間約為 30 分鐘以內;若同時進行雙膝關節置換手術,時間約為 70 分鐘以內。傷口大小約為 8 至 10 公分。更重要的是,相較於傳統手術方式,我們在手術過程中對股四頭肌的損傷更少。因此,術後通常不需要使用助行器。

多模式病人失血管理
我們有標準流程,包括關節內藥物注射以減少失血量,以及術後的輸血安排,即使進行雙膝同時手術,患者也能安全舒適地恢復。

多模式疼痛控制管理
我們結合口服、靜脈注射或病人自控止痛裝置,極大地促進了早期復健與病人滿意度。在我們的疼痛控制下,幾乎所有病人都能在術後第一天順利行走。

靜脈血栓栓塞預防機制
靜脈血栓栓塞(VTE)是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常見的併發症之一,但可以有效預防。我們的預防流程結合靜脈注射低分子肝素、低劑量阿斯匹靈與第 Xa 因子抑制劑,有效防止此併發症發生。

專業復健計畫
我們的團隊由經驗豐富的骨科醫師、復健科醫師、物理治療師及專科護理師組成,協助病人進行術後復健,包括使用機器進行持續被動活動訓練、冰敷、自主或輔助行走、上下樓梯訓練,以及解答術後常見問題。

🧑‍⚕️ 適應症(誰適合接受手術)

  • 嚴重退化性膝關節炎(Osteoarthritis)

  • 風濕性關節炎(Rheumatoid Arthritis)

  • 膝關節功能障礙導致日常行動困難(如上下樓梯、步行)

  • 膝蓋疼痛長期影響生活品質且藥物治療無效

🔍 微創手術與傳統手術的差異

傳統人工關節手術

  • 切口長度 約20公分 
  • 肌肉處理 常需切開部分肌腱
  • 疼痛感 術後疼痛較明顯  
  • 住院時間 約5–7天
  • 復原時間 約6–12週   

微創人工關節手術

  • 切口長度 約8–12公分
  • 肌肉處理 大部分保留
  • 疼痛感 疼痛較輕
  • 住院時間 約3–5天
  • 復原時間 約4–8週

🛠 手術步驟簡介

  1. 精準評估:術前X光、MRI評估膝關節損傷情況。

  2. 小切口進入:沿膝蓋前方開約8–12公分小切口。

  3. 保留組織:以特殊微創器械避開肌腱與韌帶,減少組織破壞。

  4. 移除病變骨骼:清除受損的關節表面與變形骨頭。

  5. 植入人工關節:安裝金屬與塑膠製的人工關節組件。

  6. 縫合與恢復:傷口小,術後快速下床行走。

🌟 手術優點

  • 傷口較小,美觀性佳

  • 出血量少,降低輸血風險

  • 術後疼痛較輕,復原快

  • 住院天數短、早期活動恢復

  • 適合年長者或希望快速恢復活動力者

⚠️ 注意事項與潛在風險

  • 並非所有病人都適合微創手術,例如關節變形嚴重或曾有多次膝部手術者

  • 術後仍需規律復健,增進活動度與肌力

  • 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出現感染、血栓、鬆動等併發症

  • 醫師經驗與醫療設備是手術成功的重要關鍵

🎯 適合對象

  • 年齡較輕或活動力需求高的病人

  • 關節退化中度以上但變形不嚴重者

  • 想盡快恢復正常生活與工作的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