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iomaterials & Scaffolds 生物材料與再生支架
1. 定義與分類
生物材料(Biomaterials)是用於醫療器械或植入物、能與生物系統相容且不產生毒性的材料;再生支架(Scaffolds)則是由生物材料製成,模擬細胞外基質的三維結構,支撐細胞黏附、增殖與分化,最終隨著組織再生被降解或吸收。
2. 皮膚與軟組織修復
-
Endoform™ 羊胃基質修復膜
去細胞化的羊胃基質(Ovine Forestomach Matrix, OFM)製成的單層膜,用於治療急慢性傷口,包括糖尿病足潰瘍與靜脈性潰瘍。臨床研究顯示,此膜能加速傷口癒合,並在難治性創面中提供優異的生物相容性與再生促進效果。
3. 骨組織再生
-
聚合物與陶瓷基支架
可降解聚合物(如聚己內酯 PCL、PLA/PLGA)及無機陶瓷(如羥基磷灰石 HA、三鈣磷酸鹽 β-TCP)支架廣泛用於修復骨缺損。這些支架提供足夠的機械強度與孔隙結構,促進骨細胞黏附與分化,最終被宿主組織取代。
4. 軟骨修復
-
MACI®(Matrix-Induced 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)
自體擴增軟骨細胞載於膠原膜支架,針對膝關節全層軟骨缺損進行修復。FDA 批准後,已在多項臨床研究中證實可顯著改善患者功能與疼痛。
5. 心血管應用
-
可吸收血管支架(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)
以聚合物或複合材料製成的可降解冠狀動脈支架,在恢復血管通暢後逐漸分解,減少長期金屬殘留併發症的風險。 -
離體培養血管(Humacyte)
人體源性血管細胞於可降解支架上培養形成「去細胞」血管,已進入透析通路與外傷血管重建之早期臨床試驗階段。
6. 神經再生
-
神經導管(Nerve Conduits)
由可降解聚合物或膠原蛋白製成的導管,用於周邊神經缺損修復,引導神經纖維再生。臨床上,這類產品已應用於手指神經與尺神經等小段缺損重建。
7. 心臟瓣膜與泌尿系統
-
組織工程化心臟瓣膜(TEHV)
利用生物可降解支架結合患者自體細胞,目標在體內原位形成可生長、可重塑的活體心瓣膜,目前仍以臨床前研究為主。 -
生物工程膀胱
結合可降解聚合物支架與自體尿路上皮/平滑肌細胞,用於重建膀胱,已有個案報告顯示長期組織整合與功能恢復。
小結與展望
臨床上,生物材料與支架的應用已覆蓋皮膚、骨骼、軟骨、心血管、神經及泌尿等多種組織。隨著智能材料(如可調釋藥物支架)、3D/4D 列印與細胞外囊泡等技術的發展,未來支架將更具功能化、個人化與可調控性,有望實現更複雜器官的再生與修復。